城南二哥 第5769页
-
牛仔布酶洗过程中出现表面不规则的条花,不知由何原因造成?
答 牛仔布酶洗的目的是使布面完洁有仿旧感,同时布面显“雪花”效果。酶洗过程中产生不规则条花,司能是由以下各点引起。 ①退浆不匀。牛仔布多数为厚重织物,若退浆不完,布面产生硬皱纹,在酶洗腐蚀过程中简单产生不规则条痕。解决的方法是:提高退浆工作液浓度或延长退浆时问,提高工作液浴比或加用渗透剂。 ②酶洗浴比过小。酶洗时浴比过小往往使织物不能和工作液均匀接触,部分织物暴露在处理液外面,和设备直接摩擦而产生条痕。一般应操纵浴比为1:(15~20)。但要注意浴比不能过大,否则酶洗效率下降。 ③装载负荷大。酶洗时,一次性处理织物...
-
某厂羊毛染色用媒介艳蓝BFF和桃红BM拼色及用媒介绿GS和深黄GG拼色,出现严重色花,是否可以解决?
答 酸性媒介艳蓝BFF和酸性媒介桃红3BM,这两只染料都适用于后媒法,媒介艳蓝BFF又称媒介宝蓝,上色时pH值应操纵在4~5,羊毛上色时,40℃就有较高上染率,因此始染温度应操纵在室温或30℃,且需缓慢升温。用酸量要少或分两次加入,否则简单产生色花,同时对硬水敏感,上色时应使用软水。如能把握这些条件,媒介艳蓝BFF是可以和3BM桃红拼色的。 酸陛媒介绿GS,由于染料分子中无金属络合位置,在《染料索引》中列入酸性染料,染料厂往往把它列入酸性媒介染料,作配套增艳用,它可以和媒介染料同浴,适用于同媒法或后媒法,染浴pH值...
-
染腈纶散毛时经常出现色花,请问如何防止?
答 染聚丙烯腈纤维散毛时出现色花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原因如下。 ①装锅问题。散毛装锅时,应一层一层地逐层装料,每装一层散毛后,应浇70~80℃热水,使纤维软化,然后再装第二层,再浇水,装满后用盖板压紧,这样比较匀实,有利于泵的循环,不使纤维在循环泵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移位,能使染液均匀穿透毛笼,使整缸纤维均匀得色。 ②泵力问题。染机的泵力要足,一般实际生产以目感装入纤维后的毛笼周围小孔均有小水流喷出为宜。但必须注意毛笼芯和染缸底喷水口放置平衡、密封。好在喷水口外放上橡皮垫圈密封件,预防泵力被消耗在无形之中。在上色过程中...
-
某厂用分散/直接轧染涤/棉织物,因色牢度差,拟改用分散/硫化浴法轧染,是否可以?
答 用分散/硫化一浴法轧染涤/棉织物是可行的,关键问题是染料的研磨和氧化方法。现以深蓝色为例说明。 ①工艺流程。半制品涤/棉布(65/35)→LMH421打底机打底一焙烘(200℃×1.5min)→LM641轧还原液→氧化→拉幅 ②化料。在室温下将分散、硫化染料→同研磨,然后过滤入槽。打底处方:200%分散深蓝HGL 7.5kg,100%分散大红S-BWFL 3.3kg,固体硫化蓝BRN 3.5kg,NaCl 5kg,防泳移剂AM一103 10kg,配成500L。 ③还原液处方。Na2S 10kg,Na2SaO45...
-
羊毛纤维用酸性染料染色后发现色花色差,如何处理?
答 羊毛纤维上色后发觉颜色差异、色花等疵病,一般可用剥色改正法。 ①移染法剥色处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4%,元明粉10%~20%,浴比1:20,在90~100℃温度下处理40~60min,然后降至70℃核对原样,如不符合要求,可加用染料和酸进行复染。也可在剥色后取出清洗,再根据色泽进行复染。 ②保险粉法剥色处理。用保险粉2%~4%,蚁酸1%~2%,浴比1:20,在95~100℃温度下处理30~60min,取出清洗后,再根据色泽进行复染。 AAAFNJKIYO9P...
-
锦纶用酸性染料染色后发现色花色差,如何处理?
答 锦纶上色后,如果未用单宁酸、吐酒石固色,可参照羊毛剥色法进行处理。如已用单宁酸、吐酒石固色,则必须先剥去固色剂。其方法为:用纯碱3~5g/L,平平加O 1~2g/L,在90~100℃下处理30min后,再行剥色处理。 AAAZXCASFWEFERH...
-
涤/棉织物在轧染时产生左中右色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
答涤/棉织物在轧染中产生左、中、右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轧辊压力和织物受热处理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由于轧辊左、中、右压力不同,使布面带液量不同。要使轧车压力左、中、右一致,应检查油压、氧压状况,定期校对仪表的精确性,定期检查轧辊的磨损程度,才能确保轧车压力均匀。 涤/棉织物在热定形、预烘和热熔上色过程中,必须使布面左、中、右受热均匀一致。温度要选择合理,操纵机台两侧温差不超过3℃,要注意回风情况,由于织物进入焙烘机后,气流离开喷风口后向两侧回流,形成两边温度高于中间温度,造成两边得色深,中间得色浅。要定期检查循环风机...
-
.涤/棉织物在轧染中出现头尾色差,是何原因造成的?
答 涤/棉织物在上色中出现头尾颜色差异主要是由本色棉布、半制品质量、工艺参数及条件变化等方面造成。 ①本色棉布质量头尾不一,由于织造时纤维品质变化(如纺纱线配比、组织结构)、浆料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生产的本色棉布没有分批使用等。 ②本色棉布治理不严或本色棉布前处理不均匀,造成头尾毛效、白度不一致以及退浆率前后不匀及布面pH值有变化等。 ③上色轧槽液位不稳定,工作液染料浓度前后不平衡,蒸箱或还原汽蒸速度、温度前后不一致。 ④上色前后轧液率不一致。 针对上述原因,应检查各工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予以克服调整。...
-
某灯芯绒印染厂在生产染色布时,经常产生些批量色差,用什么方法,选择什么染料对色差布进行快速回修?
答 有经验介绍,产生颜色差异的上色布采纳涂料上色的方法对颜色差异布进行回修,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应指出,套色回修不等于复染,不是为了获得另一种色相,而仅是在原来的色泽上补充一部分色完,达到来样要求。因此用量也较少,工艺上也只需浸轧、烘干。 回修工艺处方实例:品种13.88tex × 2×27.77tex,76根:/10cm×170根/10cm中条灯芯绒、色泽AFl071灰。回修原因是上色布色完偏红完。 回修处方:涂料D-lll大红0.75g/L,涂料D204金黄0.25g/L,尿素3g/L,交联剂EH 10m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