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出差”三人组胜利归来,“保暖服”“护身服”凝聚纺织力量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为中国航天迄今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
-
山东纺织“老产业”:以个性拓市场 靠创新攀高端
作为山东省优势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基础好、规模大。2021年,山东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7.6%。 今年,山东省整合优选10条左右标志性产业链进行重点突破,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中就有轻工和纺织服装两条产业链位列其中。山东纺织企业如何找准方向,...
-
张謇杯家纺设计大赛访谈 |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做“再生”设计
专访嘉宾: 2021“张謇杯”中国家纺产品设计奖铜奖获得者:华尔泰国际纺织(杭州)有限公司张颖 近年来,可持续时尚已经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行业不容忽视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叠加后疫情时代所造成的观念转变,新的消费需求正在形成,新的消费结构正在加速构建。疫情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人类的脆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品牌在环境...
-
化纤行业运行稳中有忧 齐心聚力稳定发展
4月15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召开了2022年一季度化纤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2022年以来,化纤行业遭遇油价高涨、疫情多发、需求减弱、物流受阻等多重考验,行业运行压力明显增加,一季度行业总体表现出“稳中有忧”的运行特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化纤产量1015.4万吨,同比增长3.01%;营业收入1477.5亿元...
-
沙雅:“干播湿出”促棉田亩均再节水80立方米
4月14日在位于沙雅县海楼镇海楼村的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棉花种植实验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播种机正在广袤无垠的棉田里播种。 “经实验研究证明,‘干播湿出’技术相比常规冬春灌种植技术,在高效节水基础上可亩均再节水80立方米,还能有效提高出苗率。这种技术模式需要在头一年棉花采摘前每亩灌溉30-40立方米水量,使第二年土壤...
-
克州14.5万亩棉田实现机械化全覆盖 预计4月底全面完成棉花播种
4月7日,在阿图什市格达良乡沙拉塔拉村,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在棉农王小栓家的棉田里进行播种作业。 王小栓家的棉田,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春播已经5年了。 5年前,王小栓在乌鲁木齐举办的棉花播种观摩会上次接触到安装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见识了高科技系统的高效后,他立即购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2膜12行...
-
新疆:天气良好 播种棉田已零星出苗
一年之计在于春,进入4月份,新疆地区棉花春播陆续开始。田间地头无人驾驶播种机有序铺设地膜、精准播种。今年新疆天气情况良好,大部分地区已按照既定计划开启春耕播种。北疆农八师、农七师,以及南疆喀什等地已经有零星早播棉田开始出苗,预示着2022年新疆棉花春播工作已经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响应提质增效的号召,新疆棉花种...
-
柯桥马鞍街道印染企业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
“18日晚上8点多,我们得到‘三区’范围调整消息后,马上通知客户,连夜已有四五车面料发走了。”昨日上午10点多,绍兴百丽恒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忠说,“一早已发二十多车货。” 昨日上午,因疫情而沉寂的马鞍街道又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一车车白坯布源源不断地运送进来,一匹匹成品布装车待发。“18日晚上,我们‘嘉华’开始逐...
-
南宁邕宁:新技术赋能桑蚕产业链建设
近日,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桑蚕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在将刚刚采回的桑叶过秤、分拣、打散、阴干。在另一间300平方米的大蚕房内,3个工人控制着移动平台,添桑、消毒、除沙……5分钟,所有流程一气呵成,工作效率是传统养蚕方式的5倍以上。 种桑养蚕是邕宁区传统产业,也是绿色生态产业,更是高效富民产业。近年来,该...
-
广西宜州今年首批蚕开始饲养,发种量15.6万张
4月份以来,由于天气转暖,阳光充足,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大部分桑园桑叶长势旺盛,广大蚕农陆续开始饲养批桑蚕。据蚕业部门统计,截至4月17日,宜州区已发放蚕种量15.6万张,38.2万亩桑园的桑叶量基本能够满足批的喂养。 今年以来,宜州区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印发《宜州区蚕丝绸高质量发展500亿规划建设实施方案(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