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 第79页
-
凹凸型丝织物设计-利用组织变化
凹凸型丝织物又称高花绸或起泡绸,是一种花纹和组织具有浮雕立体感的绸缎。设计的关键点是: (1)注意表里经(或纬)的比例。 (2)花纹以块面为主,但面积不能太大,布局要均匀。 (3)组织结构要采用对比的方法。 AAAJLWEJRCJLSDKFJ...
-
凹凸型丝织物设计-利用原料性能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回缩性能较大的原料(锦纶、氯纶等)与回缩性能较小的原料(厂丝、粘胶纤维等)之间性能的差异,构成双层组织后而达到凹凸型的效应,通常表层经纬采用回缩性能较小(即弹性较小)的原料,里层采用回缩性能较大的原料,出于表、里两层具有不同的回缩性能,并依靠其弹性,促使表层花纹部分袋组织突起。由于地纹接结后组织点比较紧密,因此回缩极小而平坦、挺整,但如果利用聚酌纤维制成各种凹凸类型的织物时,必须经过热处理,才能使纤维收缩定形,产生凹凸的效果。 在运用同一种原料或回缩性能差异较小的原料构成凹凸织物时,可将里层...
-
降低织物缩水率的措施
1、在炼漂过程中尽量减小张力. 2、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凡是湿布烘干都是尽量施松张力,降低伸长避免门幅过度窄缩,如果是开幅连烘的机台在开幅后要加装小的容布箱再穿进布架以避免开幅与轧水之间的张力过大. 3、在丝光过程中要掌握扩幅张力要保持坯布的幅宽注意控制纬向张力. 4、各道工序的平洗机导布棍.轧棍,烘筒,应加强维修保证平整光洁.避免张力放松时起皱水槽中的导辊要运转自如,同一机台前后轧辊烘筒的线速度相差不应太大,经向张力掌握布不拖地为准在长台的分段过程中应有松紧调节开降架装置或分段传动调节装置以控制张力的大小....
-
仿真丝织物的发展状况
仿真丝织物的开发研究起初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主要是利用纤维的三角截面和碱减量处理来达到仿真丝的效应。在60年代后半叶,为了制造出像交丝那样悬垂性良好,质地细腻的产品,普遍采用了低特多纤丝(单教在1.1dtex左右),丝线蓬松,具有沟槽。同时,在这一时期,在利用后加工技术方面,又开发出强捻绉织物和平丝织物,当时还曾经探索开发过聚酯醚、酪状聚合的丙烯纤维,但没有得到大规律的发展。因此,从现在的仿真丝的材料来看,仍然以聚酪纤维为主要趋势。 仿真丝基本风格的生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基本奠定,到了70...
-
烫印技术优点及缺点浅析
为了吸引消费者目光,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时下的商品包装越来越亮丽,越来越耀眼。顾客在选购商品时,其目光在每种商品上停留的时间超不过1.8秒,一家中等规模的超市中拥有的商品不下3万种,为了抢夺顾客的眼球,新颖别致的包装已成为商家重要的杀手锏。当你在超市或商场中购物或闲逛时就会发现,金属效果和全息效果在包装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烫印技术应用 KURZ转移产品部(TransferProducts)的产品和销售经理SamMcElree先生指出:“香水、巧克力、口香糖、胶片、CD、DVD、卷烟和食品等的包装跟葡...
-
在织物的结构上仿真丝
(一)织物的密度 为了达到仿真丝的效果,其织物的密度一般比同类型的真丝织物偏小,因为涤纶刚性比较强,捻缩较大(一般真丝乔其绉缩率为17%左右,仿真丝乔其缩率为20%左右),手感较硬,所以采用较小密度的方法来弥补。若该织物需经过碱减量后处理.其密度还得考虑失重率的大小而增减。 织物密度减小,不仅使织物的透气性增大,同时由于丝线滑动的自由度增大,织物的弹性也提高,但密度不能太小,否则要影响织物的内在质量(如发疲等现象). 丝线的特数与真丝织物一样,一般采用经细纬粗,细的丝线可以围绕粗的丝线而屈曲,这样在织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