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 第24页
-
河北正定:千年蚕桑文化 引领经济新发展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5月28日,走进位于古城正定的正定德辰桑茶叶有限公司(原正定县润泽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片的桑树郁郁葱葱,焕发勃勃生机。 据了解,正定地处华北冲积平原,是发展农桑文化较早的地方。在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的两件陶蚕蛹及家庭养蚕工具,为5400多年前滹沱河流域蚕桑文化提供了历...
-
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向纺织科技工作者致敬!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向纺织科技工作者致敬。 为庆祝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9日至6月30日期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开展了“会员活动月”系列活动,分期发布理事会成员及青年学者庆祝全国科技工作日视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李陵申向...
-
石狮多家纺机企业上榜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日前发布福建省2022年第三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石狮市共有18家企业上榜,涉及织造、机械等行业或领域。 福建省2022年第三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中,石狮上榜的企业包括:石狮市飞轮线带织造有限公司、石狮市恒正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石狮冠盛机械有限公司、石狮市起鑫针织机械配件有限公司、石狮市锦...
-
浙江金融 助力外贸企业渡难关
“有了银行的贷款,我们的经营才得以重回正轨。”日前,绍兴嫒仑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幸锋回忆起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困境时仍心有余悸。那时,出口东南亚国家的订单无法按时发货,货款回笼严重迟滞,加上原料和运输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腹背受敌”。 农业银行浙江绍兴柯桥支行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服务,借助浙江银保监局...
-
安徽:棉花长势较好 移栽工作基本结束
5月底,内地各省新棉移栽工作基本结束,为了解安徽各地新棉生长情况,中国棉花网记者对当地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具体情况如下。 东至 近几天,安徽东至持续晴好天气,高气温在32摄氏度,阳光充足,对棉苗生长非常有利,棉农趁晴好天气抓紧钵苗移栽。截至目前,当地的钵苗移栽已全面结束,长势较好的棉株高度在50厘米,差的在30...
-
江苏海安:引进智能装备 打造高效蚕业
近日,在江苏蚕源种业有限公司智能化蚕室内,一排排抽屉式移动蚕台上,胖乎乎的“蚕宝宝”趴在圆形的篾架上,工人们正在清理残余的桑叶和蚕沙。 蚕桑是海安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海安以蚕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推行的“建场、组社、联农”蚕业农场发展模式,成为全国蚕桑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典范。 海安通过引进智能...
-
晋江染整行业集采平台运营试水
近日,染整行业传来喜报:晋江染整行业集中采购运营平台完成首批集采“300力份常规分散黑ARO”产品211吨,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据悉,211吨分散黑染料可供向兴、维盛、金山印染、申州印染、维丰织造、威立织造、新宏色彩、千裕布行、鑫洁利、焕新纺织等在内的10家染整企业使用3个月。 作为首批通过平台完成采购的企业...
-
纺织“疫”线,守望相助!纺织高训班首次跨期学员云端交流
2022年以来,受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及国内疫情频发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压力有所增加。工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制造业回落更为明显。大宗原料价格持续在高位调整,在需求端相对疲弱的形势下,挤压生产环节利润空间。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行业受到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应对的? 5月27日,由全国纺织...
-
中国纺机名镇的期待:冲破桎梏,向前一步!
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北,1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树着中国纺机的“一面旗帜”——王台纺机产业集群。20世纪50年代从手工小作坊起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纺机人的汗水和付出,执着和坚持,王台的纺机产业从生产到研发,从产量到质量,一步一个台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纺机名镇”。 王台街道党工委书记朱长江告诉《纺织服装周刊》记者,...
-
上海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嘉麟杰产能已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
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包括8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根据行动方案,上海将于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同时出台系列政策稳外资、促消费、扩投资。这意味着上海经济将全面恢复。 而作为上海市首批复工复产重点企业白名单的嘉麟杰纺织科技公司已经快速恢复生产,产能已恢复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