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 第519页
-
从红色乡村到“网红之城”, 时尚于都正在美丽进阶
于都河,碧波荡漾、静水流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峨屹立,标注着历史的荣光。80多年前,8.6万余名中央红军跨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今天,行走在于都城乡大地,铺展于眼前的是一幅“老区不老、风景独好”的美丽长卷。 近年,于都立足“长征集结出发地”品牌特色和优势,坚持“景城共建共享,做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形成...
-
抢抓数字风口 南昌纺织产业加速升级
现代针纺产业是南昌市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南昌市现代针纺产业抢抓数字化时代风口,通过“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迈入“快车道”。系列报道“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18日播出《抢抓数字风口南昌市现代针纺产业加速升级》。 在南昌众拓制衣有限公司的“5G+智慧...
-
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寻转型升级新商机
2023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优质企业培育研讨会在叠石桥家纺城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作主旨演讲。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荣剑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副处长纵瑞龙,南通市政府副市长、秘书长凌屹,区委书记郭晓敏分别致辞。 现代家纺产业是海门的优势产业、富民...
-
金融机构创新举措 助力家纺小镇织出家纺“新画卷”
家用纺织品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去年全年出口额达460亿美元。而在家纺行业当中,江苏南通占据了全国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今天,为产业小镇代言的融媒体节目就将走进一个家纺小镇。 江苏省南通市的川姜镇聚集了3000多家家纺企业,从材料研发、智能化生产到创意设计、线上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里是一间...
-
文里村:发挥桑蚕优势 打造“蚕砂枕”业
近年来,文里村依托桑蚕产业优势,提出了“做出、做大、做强”三步走的产业发展规划,将文里村打造成凤山县有名的种桑养蚕示范村,为充分发挥文里村桑蚕产业优势,增加桑蚕产业附加值,文里村结合我县特有壮瑶民族特色,打造壮瑶特色蚕砂枕,助力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 3月15日,在乔音乡文里村蚕砂枕示范车间里,传出了优美动听的“...
-
全国首家“国字号”纺织干部研学培训基地落户纺织谷
3月20日上午,在致敬中国纺织—庆祝“郝建秀小组”建组70周年大会上,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邢冠蕾,青岛市市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新学共同为“全国纺织干部研学培训基地”揭牌,标志着全国首家“国字号”纺织干部研学培训基地正式落户纺织谷。 据悉,青岛是中国纺织“上青天”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青岛百年纺织历...
-
阿拉尔首趟棉纱专列开行!金华援疆班列再辟新线路
3月18日18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辆满载新疆棉纱的援疆货运专列缓缓从阿克苏地区一师阿拉尔市阿拉尔站驶出,奔向4000多公里外的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南站。该趟班列是阿拉尔站自2022年建成运营以来首次发运的整列货运班列,也是金华援疆班列继“阿克苏——金华”后的又一条新线路。 阿克苏及周边地区优质棉纱、特色农副产品资源...
-
安康市蚕桑中心:家蚕新品种“兴安秦源”通过审定
3月17日,从安徽合肥召开的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上传来好消息,由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选育的家蚕新品种“兴安秦源”,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市蚕桑中心成立以来首个通过审定的家蚕新品种。 该品种立足小蚕人工饲料育和大蚕桑叶育的生产需要,从保存的多个原蚕母种和基础育种材料中采用杂...
-
南宁市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
《南宁市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印发,从生产、回收、综合利用等方面明确了推行纺织品绿色设计、鼓励使用绿色纤维、强化纺织品生产者社会责任、完善回收网络、拓宽回收渠道、强化回收管理、规范开展再利用、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实施制式服装重点突破等具体措施,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
-
河池市举行纺织服装产业招商推介会
3月17日,河池市纺织服装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00多家专业客商相聚一堂,共商河池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良计,共享开放合作机遇,共启互利共赢新篇。 此次招商推介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商协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加深了解,共享机遇,深化投资合作,凝聚更多人心,汇聚更大力量,实现互利共赢。推介会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