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 第582页
-
兵团1250万亩棉花由南向北陆续开播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兵团1250万亩棉花播种工作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截至4月3日,已累计完成播种面积24万亩。 4月4日,二师三〇团的一块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大马力拖拉机的轰鸣,铺设滴灌带、覆膜、精量播种等环节在北斗卫星导航的精准定位下一气呵成。地头上,连队两委和种植户一边仔细查看播种质量,一边补足播种机上的滴灌...
-
柯桥区墙布商会组团赴俄罗斯访企拓市 企业走出去 订单带进来
不负春光加速跑,近日,柯桥区墙布商会组团赴俄罗斯,抢抓机遇开拓海外市场。 “2020年至今,受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墙布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柯桥区墙布商会会长马列钢说,由于订单减少、业务萎缩,不少墙布企业感到发展困难、危机重重,这也让大家走出国门、争抢订单的意愿越发强烈。于是,墙布商会发起了“走出去”的号召,...
-
2024春夏流行色前瞻—— 基础色和中性色将日益兴起
色彩是视觉中响亮的语言,也是贯穿各领域的一个永恒元素。近日,2024春夏流行色分享会在创意大厦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举行,中国应用色彩体系Coloro色彩专家赖正亮与柯桥众多面料企业负责人及面料设计师分享了2024年春夏即将流行的色彩。 “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时代,2024年春夏流行色将表达一种乐观、平...
-
新和县80万亩棉花全面开播
连日来,新和县不误农时全力进行棉花播种。在棉花播种现场,装有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精量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铺设滴灌带、覆膜、打孔、下种......各环节一气呵成,确保全县棉花播种任务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四月的谷雨时节,气温回升,土壤墒情好,正值棉花播种的佳时期。4月2日,记者走进渭干乡恰克热协尔村,只见棉农们忙碌在田...
-
浙江桐乡这根“丝”,焕新了
一床蚕丝被,富裕了一方百姓,串联起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大文章。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在企业通过上马新项目、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等途径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桐乡也持续加大帮扶力度。今年以来,我市以“四敢争先·七比三强”...
-
河南鲁山:27名“老蚕倌”受表彰
人间四月天,春蚕放养时。4月1日,在柞蚕即将上坡放养之际,河南省鲁山县对21名为柞蚕养殖做出30年以上贡献,6名为柞蚕养殖做出20年以上贡献的“老蚕倌”进行了表彰。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到了农历五月初,盛夏降临,我们便开始拽茧(收茧下坡),在月余时间内,如果天公作美,一斤蚕籽能拽一万多茧(约400斤—600斤不等...
-
四川宁南:打造优质茧丝绸之都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蚕桑是宁南的金字招牌,今年四川省宁南县提出以蚕桑产业为主导,集中优势,做大做强,全力以赴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积极打造优质茧丝绸之都。 宁南县拥有发展蚕桑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全县现有2.5万户,10.2万人从事蚕桑生产,桑园面积26.5万亩。在松新镇碧窝村蚕桑现代农业园区,连片的桑园在暖阳的照耀下又迎来新一年的...
-
碳纤维复材迎头赶上靠什么?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寻找中国式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碳纤维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和材料应用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一批在碳纤维行业持续深耕的本土优秀企业,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但碳纤维复材的性能以及应用等多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未来怎样通过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形成系列化的中国式解决方案?在4月3日的第十届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廊坊·安次)...
-
“纺织产业双碳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图”结题评审会在上海召开
日前,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纺织产业双碳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图”结题评审会在上海松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高翔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王小文,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项目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徐卫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
-
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95万亩棉花全面开播
随着新疆南部气温逐渐回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95万亩棉花全面开播。各种新技术、新农资的使用,提高了棉花春播生产效率。 新疆棉花种植每年都由气温相对较高的天山以南向天山以北陆续开始。在图木舒克市嘉和镇,几台大型精量铺膜播种机正在地里忙碌。 这种播种机采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不但可以按照预先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