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 第24页
-
印度棉纱或出现短期供应紧张
印度TT公司新市场分析认为,近印度棉纱出口波动较大,前几个月棉纱出口刚刚恢复,卢比对美元突然急剧升值导致今年4月棉纱出口再次疲软。 受印度卢比升值5%和棉价上涨的影响,印度棉纱在全球尤其是中国没有竞争力,随即引发国内供应过剩,国内棉纱价格迅速下跌5-7%,美元报价也下跌1-2%。目前印度棉纱价格难以回到刺激出口水平,国内销售总体属于正常水平,但由于出口下降过猛,目前还无法消化掉多余的供应。 从目前看,印度棉纱价格难以复苏,近期纱价在短时间内大跌让纺企都陷入困境。同时印度国内高等级棉供应紧张,卖方都持棉惜...
-
陈柱权获评“十三五”毛纺织行业“创新人物”!
为弘扬毛纺织行业“十三五”期间积极担当,善作善为,开拓进取的先进人物创新精神,鼓励和传递行业发展的正能量,今年以来,中国毛纺织行业行业协会开展“十三五”毛纺织行业“创新人物”等评选。经过申报、审核、推选、公示等环节,今天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正...
-
本将取消中国普惠制待遇 资纺企为何不乐意?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财务省计划于2019年将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马来西亚等5国从发展中国家关税减免名单中剔除,即从2019年起中国输日货物将无法凭普遍优惠制原产地证书享受对方海关关税减免优惠待遇。据悉,日本财务省在制度调整之前设有2年过渡期。 也就是说,日本如果取消普惠制待遇,不仅对中国对日本出口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更将对在中国组织生产加工的日资纺企带来冲击,其实中国对日本出口纺织服装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由在中国日资企业掌握着供应链上的有利地位。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普惠制给惠国之一,自1980年4月起...
-
纺织品生产将成俄罗斯经济增长点
据俄新网5月2日报道,俄罗斯工贸部副部长尼基京称,在俄罗斯国内,纺织品生产已占据一定市场,纺织品生产将成俄罗斯经济增长点。尼基京还称,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及限制有助于俄罗斯发展工业潜能,卢布贬值使得俄罗斯产品更具竞争力。目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俄罗斯产品打入拉美和亚洲国家等国际市场。俄罗斯国内市场规模不能使俄罗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只有依靠出口才能促进俄罗斯经济长期、快速、高效增长。纺织品生产将成俄罗斯经济增长点AAAWQ32RDRGFJ...
-
季度新疆纺织服装向西出口同比增成
1季度新疆纺织服装向西出口同比增长超2成。 5月3日从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据海关数据,今年1季度新疆口岸出口纺织服装102.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8%。 从新疆纺织服装出口国家来看,新疆口岸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纺织服装46.3亿元,同比增长10.7%,占总值的45.2%;对哈萨克斯坦出口纺织服装30亿元,占总值的29.3%。 值得注意的是,1季度新疆口岸民营企业出口纺织服装94.6亿元,同比增长19.7%,占总值的92.4%。 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
-
时尚元素助力柯桥纺企提升产品价值
后疫情时代,伴随个性化、时尚化、绿色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纺织企业亟待从色彩搭配、花型设计等产品外观表现给消费者以直接的视觉冲击,从而创造新的市场消费增长点。10月14日,在位于创意大厦的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柯桥天天时尚·时尚交流活动”以“纺织色彩搭配与花型图案设计”的分享火热开课。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
-
服装出口既抓当前更谋长远
从海关总署新发布的数据来看,1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呈现回暖势头。在第121届广交会现场,部分受访纺织服装参展企业人士直言,1季度公司出口订单整体不错,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走势相符。 然而面对刚有起色的出口形势,参展企业负责人并不轻松。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从国内来看,企业面临成本持续上涨等困境。 绝大多数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订单向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这些地方对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出口有较大力度的关税优惠,被有些企业认为是出口订单大量转移到东...
-
纺织服装出口的春天已来?
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0.42%。从数据来看,纺织服装出口已现回暖势头。记者采访第121届广交会部分参展企业后发现,尽管纺织服装回暖势头已现,但企业并未有所放松,仍保持着一分清醒,苦练“内功”,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等成其逆境谋生的“妙招”。 今年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48.82亿美元,同比增长0.42%。其中3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00.17亿美元,环比增长82.358%,为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关口。从数据来看,我国纺织服装出...
-
贵州凤冈:蚕茧丰收销售旺
排队装筐、验级、过秤、开单……近日,凤冈县新建镇蚕茧集中收购点很热闹,蚕桑种植养殖户们开着小三轮或面包车运来蚕茧售卖。 据悉,新建镇现有桑园面积3100亩,蚕桑种植养殖户600余户。该镇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组织方式,建成30余个蚕房,还通过“一对一”包保制度,将种植养殖技术送到了每一个蚕桑种植养殖户手上,确保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