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 第19页
-
越南未来仍将以纺织业为出口主力产业
越南《西贡解放报》4月21日报道,越南纺织协会(Vitas)称,1990年,越南纺织品出口额为10亿美元,截至目前,该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保持两位数。2013年,越南纺织品出口额达230亿美元,占越南GDP总值的15%,为越南解决300万人就业。纺织业成为越南传统支柱产业。 报道称,中国曾被称为“世界工厂”,是世界纺织品、鞋类的主要来源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为减少污染,中国在纺织业、鞋业领域的发展步伐放缓,转向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产业。目前,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是越南的2.5倍,在中国生产的...
-
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中外资企业占%
越通社4月21日报道,数十家外商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正准备扩大在越南的投资。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tas)认为,由于越南国内外市场正在复苏,大量纺织服装企业已收到今年3、4季度的订单,目前是推动越南纺织服装出口的良好时机。外资纺织服装企业尽管数量较少,但却贡献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的60%。目前外资纺织服装企业仍保持扩张势头,拉大与越南本土企业的差距。2013年越南纺织服装业出口额200亿美元。越南TNG投资贸易公司总裁预测,2014年越南纺织服装业出口额将达到260亿美元。AAA防紫外线面料网EHRYJUTUTHY...
-
棉结是纺纱大的难题,它怎么产生?怎么处理?
棉花中的棉结是由棉纤维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的纤维结。大的称为“丝团”,小的称为“白星”。 一、 形成棉结的原因 棉结是由单根纤维或多根纤维纠缠而成的圆形小结或粒状纤维结。其成因是棉纤维、未成熟棉或僵棉因轧花或纺纱过程中处理不善集结而成,形成棉结的根本原因是纤维间的搓转和擦转。棉结从其形成原因看,可分为两大类。 类是原料造成的,由原料形成的棉结包括杂质、疵点造成的棉结,如棉籽皮上附着的纤维形成的棉结,棉腊粘着形成的棉结及收棉过程中形成的棉结等。棉结数量...
-
安康汉滨:产业发展有“蚕桑”,增收致富有“良方”!
“今年我身体不好,养不了蚕,幸好有村合作社的蚕桑工厂将我家闲置的桑叶全部购买,收入了1600多块。”家住陕西省安康水汉滨区大河镇堰湾村的脱贫户黄荣莲满脸笑容,激动不已地说。和她一起到村委会办事的村民黄朝文连忙接话:“市上帮扶部门支持我们村盖起了蚕桑工厂,办了一件大实事,今年我在蚕桑工厂务工,短短一个来月挣了2600元,等...
-
突尼斯纺织服装业数字
突尼斯全国共有1831家纺织服装企业,占制造业企业的33%;其中851家企业为外资或合资经营,占纺织企业总量的45%;纺织服装企业吸纳就业人员17.5万人。该行业的出口,在突尼斯工业制造业中排第2位。 突尼斯90%的纺企为完全外向型,销售百分之百依靠国际市场,主要的市场是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AAA复合面料网GFHJTYJUTI...
-
寻求差异化:外贸企业放眼全球觅商机
在第115届广交会现场,记者了解到,传统欧美市场不景气让不少外贸企业开始摒弃旧观念,在非洲、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寻求新商机。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全球化布局能够让企业更好地回避单一市场下滑带来的风险,提升整体效益。同时企业也注意到,只有差异化经营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任何一个企业想建立强势的出口优势,都必须放眼全球,具备真正的全球化意识。”第115届广交会二期,一位厨具出口企业经理说出了不少参展商的心声。 全球布局意味着让企业拥有更广阔的眼界和更齐全的产品门类,同时有助于其更好地回...
-
纺服企业“走出去” 且走且成熟
这一话题,主要缘于笔者对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融合国际市场资源发展的一些思考和担心。套用时下流行的文字体,希望这一行为“且走且成熟”。 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我国纺织服装业不可回避地也进入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发展时期。然而,综观目前“走出去”的企业及其“走进”的效果,不管是到东南亚地区的,还是到欧美区域的,多多少少都带有&ldq...
-
纺好紧密纺必须遵从的大原则
紧密纱的质量优势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仅仅依赖紧密纺技术作为提升纺纱质量的捷径,而大量的相关工作没有配套跟上的话,反而会得不偿失。因此,不同于普通环锭纺纱,紧密纺纱的运用必须遵从以下的原则。 原则1:合理配棉和工艺优化 一般情况下客户使用紧密纱,因其价格相对较高,均是用在质量要求较高的品种上,所以对纱线的质量要求也更为苛刻。常规的工艺思路设计难以满足要求,必须进行系统性考虑,从原料、工艺上不断优化,大限度发挥紧密纺的优势。 原则2:更洁净的生产环境 目前实用的紧密纺基本采用的是气动凝聚方式...
-
今年广西将推广“桂蚕8号”80万张
“‘桂蚕8号’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量好。它的推广应用,大幅提升了我区原料茧的质量和生丝质量等级。”7月2日,广西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广西计划推广“桂蚕8号”80万张,目前已推广50万张,蚕茧产量1.7万吨,售茧收入8.5亿元。 “与‘两广二号’相比,‘桂蚕8号’不仅发育整齐,强健好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