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 第66页
-
结构生色-无需染色的着色方法
结构生色的原理 结构色是由于物体本身结构的存在对光产生了反射、衍射、干涉等物理作用产生的颜色。结构色是一种无须用染料、颜料着色就能产生的颜色。结构生色的主要原理如下。 薄膜干涉 单层膜干涉、多层膜干涉是薄膜干涉产生结构色的主要形式。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是由于薄膜上下表面的具有一定光程差的反射光在上表面发生了干涉。蓝闪蝶、碧凤蝶、日本宝石甲虫等都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 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是一类具有光子禁带特性的微结构的统称。光子晶体结构色是这种规整的微结构对可见光选择性作...
-
改善漂白棉帆布因焙烘而引起泛黄的途径
以漂白帆布为鞋面的各类鞋产品虽纹路清晰、雪白纯正,但易于泛黄。这是因为它系纤维素纤维,含有6%-10%的天然杂质,又在含有大量化学试剂的硫化缸内,经受1.96×105Pa(2kg/cm2)压力、130℃、硫化焙烘1h之故。 改善漂白棉帆布因焙烘引起泛黄的途径有: 1.煮练条件:煮布锅精练通常在1.96×105Pa (2kg/cm2)的压力下煮4-5h,虽然100℃时,大部分杂质已被去除,但将温度提高到116-140℃,有利于蜡质的去除。精练中烧碱含量宜为7-8g/L...
-
针织物前处理常见质量问题与助剂选用
1 白度和毛效不佳问题 白度不佳包括白度不纯正、不均匀及毛效达不到8~10cm/30min以上,这与针织物坯布的质量有关,如低级棉含量多,往往白度与毛效不易做好,当然关键的是工艺制定及助剂选用问题。 在工艺制定中: ① H202及NaOH量必须充足 H202:在前处理后不仅起到漂白色素的作用,而且具有去杂作用(包括去棉籽壳),H202用量不足(包括分解太快),白度不可能保证,NaOH不仅提供H202漂白所需的碱度(PH),而且与精练剂配合,起到大的去杂作用,NaOH量不足,去杂就差,毛效首...
-
碳纤维太阳能采集系统
奥地利某科技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款一体化太阳能采集系统REMULES(RenewableMobileUltraLightEnergySystem,便携超轻可再生能源系统)。因为采用了碳纤维作为生产材料,该系统拥有出色的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预计将受到军队和人道救援组织的欢迎。 碳纤维的使用赋予了设计师大的设计自由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各零部件的重量。该系统单机净重190kg,仅需4人即可轻松搬运,1人即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安装架设,同时适用于空投而不会受损。 此外,由于采用了先进的一体化双轴太阳追...
-
吸湿速干功能性产品测试及评定标准
大量运动之后,穿着者对产品的真正需求是吸湿、速干、排汗三项指标,使汗液通过面料的“吸湿-传导-扩散蒸发”过程,由体表导出衣外,达到体表与服装之间干爽舒适的状态。 目前吸湿速干排汗性能的测试及评定标准主要有: ⒈ GB/T 21655.1《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向组合试验法》 ⒉ GB/T 21655.2《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GB/T 21655.1...
-
影响染色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几个因素的分析
1·影响染色织物耐摩擦牢度的原因 耐摩擦色牢度是纺织品色牢度检验的一项,也是纺织品在贸易过程中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它是指染色织物经过磨擦后的掉色程度,是考核染料对机械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其原理是将规定尺寸的纺织试样用夹紧装置将试样固定在摩擦试验仪平台,再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擦,后以白布沾色程度作为评价依据,对照标准灰色样卡,共分5个等级,等级越大,表示摩擦牢度越好,摩擦牢度差的织物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影响织物摩擦色牢度...
-
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主要因素
纺织品的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的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色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稍色、或沾色等情况,造成很多麻烦。 1、纺织品色牢度的常见问题 在日常抽检和消费者投诉中,常见的纺织品色牢度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耐日晒牢度不合格。外套服装在穿着过程中,受日光照射多的部位颜色变浅或变色(一般是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