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其中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项纺织非遗项目位列其中。
创意设计助力非遗黎锦融入当代生活
在海南,一项以提升传承人设计水平为目标的“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正为当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带来更多发展思路。
海南黎族织锦简称“黎锦”,是黎族纺、染、织、绣工艺的统称。黎锦是我国早的棉纺织品,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省级黎锦传承人符秀英告诉记者,因为是纯手工织绣,根据图案的复杂程度不同,一块精美的黎锦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虽然色彩绚丽,图案精美,但由于作品大都是传统的图案、纹样,很难获得当下消费者的认同。
海南省级黎锦传承人符秀英:因为我们传承人是织娘,只会织东西,不懂设计东西。黎锦作品没有人要,那我只能去打工。
了解到设计能力不足成为当下许多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22年启动“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邀请来自高校和服装设计领域的专家、设计师等开设“时尚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等相关课程,提升纺织非遗传承人与市场接轨的创意思路。
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服装设计师刘薇:我们在保留传统图腾纹样的基础上,从色彩、配色技巧方面更多去提升她们,从现代审美意识上提升她们,让好的手工艺更大地增加附加值,让每一个织娘用自己的手艺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记者了解到,结合现代审美和创意设计后,传统黎锦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居、文创产品等领域,同时附加值也大幅提高。以往一位织娘织绣一年的时间,售出的传统黎锦作品盈利为6000到8000元左右。而经过创意赋能的文创产品,相同劳动付出,附加值可以提升50%到100%不等。
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很多手工艺人,还坚守着他们的手工技能,但是未来如何去发展,我们可以推进设计作品更快地进入大的市场。
公益项目助力传统纺织非遗技艺传承创新
如今在海南,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黎锦的传承和保护中来,也为古老黎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这位正在使用电脑专业绘图软件设计黎锦纹样的女孩名叫王子莹,今年24岁的她是本次“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中年龄小的成员。因为从小对黎锦的喜爱,大学毕业后,王子莹决定返乡创业,加入家乡的黎锦发展创新。
海南省五指山市布黎布舍设计师助理王子莹:希望接下来我们能够把在培训课上学到的东西传达给做设计的织娘们,告诉她们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做设计。
今年54岁的国家级非遗黎锦编织技艺传承人刘香兰,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对于传承黎锦技艺,她更加充满信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锦编织技艺传承人刘香兰:活到老学到老,我之前已经带动了67位29个贫困户,通过这个学习,我有更多种想法,用我们黎锦的元素结合时尚的创意,结合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我想带动她们用手工艺提升她们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走进苗族、畲族、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培训,同时组织学员通过参加时装周、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等活动,助力传统纺织非遗技艺传承创新。
在传承创新中让世界读懂中国服饰之美
随着纺织非遗技艺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不少高校也在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探索相关人才培养,共同助力非遗传承保护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创新专业创新方向2022级研究生正在聆听一堂以“新丝路上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服饰文化讲座。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服装设计师楚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叫知来处明去处,你要创造出比前代比过去更棒的,更适合当下的一些美好的事物。
传承纺织非遗,传承的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精神。课堂上主讲人楚艳教授曾为北京APEC会议、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外事活动进行服装设计。在楚艳的设计作品中,不仅有多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还创新应用了大量汉唐服饰、丝路美学元素等。这款服饰作品出自她的名为“寻迹”的丝路美学设计系列,在领型上采用了多重领的简约设计,有特点是腰部带翅膀的翼马刺绣纹样。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服装设计师楚艳:我们发现了在新疆出土的一些唐代织物上的一个带翅膀的翼马,我们今天到中亚,比如像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些壁画,包括他们的古代纹样当中可能都能看到跟这个非常相似的,所以在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文化,包括服饰纹样,包括制造技艺也是一直进行着交融和碰撞。我们也是觉得非常具有开放包容,东西方文明互鉴的一个理念。
近年来,楚艳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丝绸之路上敦煌服饰文化的研究工作。在她看来,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敦煌壁画精美奇妙的构思设计,各具特色的服饰款式,丰富绚丽的色彩图案,也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发展变化的轨迹。未来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中国服饰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学理念。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服装设计师楚艳:非遗技艺需要我们很好传承和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研究我们中华文明的文化精神,美学精神、美学气质的传承,未来能够更好去彰显我们中华文化,时代精神的服饰表达方式。
AAA防紫外线面料网VBJYTUJGHNH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各种纺纱方法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 下一篇: 加拿大对中国产夹克实施自愿性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