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向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推进,这个以往曾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基地正在向现代纺织转型。上海纺织集团的转型就是上海纺织业转型的缩影。近年来,上海纺织集团积极探索“科技与时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以调结构、促转变、强管理、求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努力推进传统纺织制造业向设计、研发和品牌服务等产业链高端提升,向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的战略转型之路,逐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科技与时尚相辉映的高端纺织产业的新格局。集团从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225.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34.4亿元,增长了92.5%;从2009年实现利润总额3.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2亿元,增长了140%。
纺织制造业虽然不可或缺,但不转型就不能生存,不转型更不能发展。为此,我们明确了“顺应大势、以退为进”和“保留精华、集中做优”的方针,确定了制造业调整、转型、发展的路线,逐步实现了传统纺织制造业向产业用品、新型功能性化纤等高端制造业的转型。
首先,我们把产业用纺织品业务作为集团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作为制造业转型和提升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形成以汽车内饰纺织品为主体、新型膜结构材料为代表的业务群,并在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抓住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扩张步伐,积极布点全国,通过加大投资、技术入股、合资合作、建立分厂等形式,相继在各地建设了一批配套企业,使集团的汽车内饰业务成功嵌入我国整车制造的大产业链中。目前,集团汽车纺织内饰配套企业已达20家(其中地毯企业15家、安全带企业1家、面料企业4家),已成为大众、通用、奥迪、奔驰、宝马、本田、丰田、标致等各大轿车生产企业的供应商,汽车地毯一次及二次配套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汽车针织内饰顶蓬面料全国市场占有率30%以上,汽车安全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同时,我们不断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成为奔驰、宝马、菲克斯·卡玛跑车等高档轿车的配套商,抢占了产品档次的制高点。
上海纺织集团的新材料板块形成了包括申达科宝、新纺织产业和三带特种等企业在内的业务群组。其中申达科宝已成为国内膜结构和柔性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龙头企业,其宽幅膜结构产品年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平方米,提供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场馆三分之一以上的新型膜结构材料,其产品还被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远大等场馆的建设以及墨西哥湾漏油围油栏等。建筑用土工复合材料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被应用于三峡工程、浦东国际机场、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
其次,我们积极培育以高科技、差别化和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功能性化纤,通过前后道企业的一条龙开发,一批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纤维为原料的新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并在体现国家战略、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和垄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年产1000吨Lyocell纤维产业化项目打破了奥地利兰精公司对环保型纤维素纤维的技术垄断,成为我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Lyocell纤维专业化生产技术的企业。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的超柔软深染改性聚酯纤维(派丝特)产品,纤维柔软度和深染度等明显优于阳离子可染(CDP)产品,接近和部分超过国外阳离子易染(ECDP)产品的水平,并实现常温可染(符合低碳排放标准)。
集团积极构建以“中央研究院”为核心的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以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为载体,先后对6家研究院所和6个中心的科研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搭建了信息情报、标准检测、研发项目、成果转化4个平台和5家国家级检测机构。2010年,集团又在纺研院新建了一幢20层、2.7万平方米的科研综合大楼,形成了以科研、信息、设计、检测、工程、试验为一体的紧密型科研布局结构,进一步壮大了纺研院作为中央研究院的实力。集团积极提升纺研院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推进科技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纺研院的检测测试、情报信息、咨询服务和军工及标准物质等科技服务收入从2009年的8928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1.6亿元,增长81.8%。经济效益的提升不仅增强了科技研发投入的实力,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此外,集团承担的国家纺织产业创新支撑服务平台(检测和标准服务子平台)项目建设按计划进度完成。
此外,集团加强了法律事务、财务结算、资金调度、研发设计、样品展示、快速打样、集中采购、仓储物流等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总部对各业务单元、业务群组的支撑作用提升了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同时,通过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知名物流企业、检测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共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墨西哥边境地区服装企业须缴纳%增值税
- 下一篇: 中澳纺织服装业实施对口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