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紫外线面料正文

中茧新科打造全球大蚕茧生产基地

城南二哥 防紫外线面料 2023-11-01 17:34:11 137 0

  自去年9月雅士林长沙(国际)蚕桑丝绸智造产业园首条产线试生产后,以智能化解决方案赋能传统蚕桑养殖产业成为现实。“通过近半年的试产与调试,首条产线已趋成熟。”项目建设运营方雅士林集团旗下中茧新科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茧新科”)刘丽说:“接下来企业将加快推进生产,让一期项目尽早进入满产状态。”

  随着项目的有序推进,2024年,全球大的蚕茧生产基地将在这里诞生,预计可年产鲜茧50万吨,占全球蚕茧原材料市场50%以上的份额。项目三期建设全面竣工后,将建成集智能化蚕桑丝绸制造、科普科教文旅、丝绸博物馆等为一体,全面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蚕桑产业园,助力湖南蚕茧产业再现辉煌。

  智能化生产

  让养蚕效能提升1000倍

  在中茧新科4万平方米的工厂里,机械臂擎起白色蚕框固定到特定位置,铺设饲料、放入蚕种、送入恒温箱,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20名操作工人只需在产线关键节点踱步“监督”。

  这样一条生产线,日产蚕茧可高达25吨。“我们代表了世界蚕茧生产先进的生产方式。”刘丽介绍,传统蚕茧的生产模式下,70%都是劳动力的投入,而在工业化养蚕模式下,效能提高了1000倍。

  养蚕的效率提升了,蚕茧的品质是否能得到保证?

  “蚕茧的品质主要由蚕的品种和上簇时的环境决定。”刘丽表示,中茧新科的蚕品种可生产高等级(6A)的生丝,同时由于对环境的绝对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蚕茧产品的一致性,其上车率、解舒率、净度等多项指标均优于90%以上的传统蚕茧。

  项目园区内,几个数十米高的铁桶矗立在厂区的西北角,工人只需将食物原材料投入其中,便可自动完成搅拌、配比,再经由高空管道快速运输至智能化车间,让蚕宝宝时刻享用刚出炉的美食。

  一只蚕宝宝的生命约为31天,中茧新科根据其生长规律,划分了5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所获得的食物与所处的环境均经过了缜密的计算与试验,住在恒温、恒湿、无菌的蚕室,做到了365天蚕宝宝都有生长、吐丝、产茧,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产量。

  小小蚕宝

  将“吐”出千亿级产业

  过去,养蚕是个靠天吃饭的工作。一方面,桑叶的质量、桑蚕上簇时的气候等客观因素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蚕属于寡食性动物,只吃桑叶。若想打破季节的束缚,唯有解决根本问题,即培育出广食性蚕品种的同时,为其科学配置食物。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茧新科成功培育出了能适应饲料化喂养方式的广食性蚕品种。同时中茧新科还为蚕创新了饲料配方,让“蚕宝宝”吃得好、吃得香,为养蚕产业的工业化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长沙发展蚕茧产业有厚重的文化基础。”刘丽说,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证明2100年前湖南就有着高超的纺织技术。而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茧丝绸辉煌的标志,也是吸引雅士林集团来长沙投资的重要原因。

  “蚕桑丝绸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尤其需要产业链各环节集聚、集中、集约、集成、集群发展。”对于湖南蚕桑丝绸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二级研究员李一平表示,要打通要素供给通道,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蚕桑产业体系,使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共享,实现“龙头引领、以园聚链、聚链成群”和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构建,不断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随着项目一期产线的成熟,中茧新科已与本土的部分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同时,今年中茧新科还将完成永安丰裕400亩蚕桑基地的桑苗栽种,进一步延伸上游产业链条。刘丽表示,未来,中茧新科将着力推动长沙蚕茧、生丝、面料、服装、服饰、家纺、礼品等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利用蚕茧原料生产的带动效应、产业链整合的发展契机,引导和带动一批丝绸产业链下游优质企业落户湖南共同发展,推动湖南茧丝绸行业向千亿级产业目标迈进。

AAA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ntff.com/index.php/post/49457.html

功能性面料_阻燃面料_复合面料_涂层面料_防紫外线面料

https://www.cntff.com/

功能性面料网 | 蜀ICP备18039239号-5

Powered By 城南二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关注功能性面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