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助力贵州苗绣产业振兴,7月11~12日,由中国纺联非遗办组织的贵州苗绣产业化发展考察团分别走进贵阳、凯里。考察组通过实地走访苗绣传承基地、文创企业、手工坊、博物馆、院校等,与苗绣传承人、企业家、设计师、研究者等进行深度交流,全面了解贵州地区苗绣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整体情况,科学有效制定苗绣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与措施。
站:贵阳
7月11日,由中国纺联非遗办组织的贵州苗绣产业化发展考察团站走进贵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非遗办公室副主任陆茵,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清松、数字出版分社社长徐屹然,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荣誉会长兼党支部书记丁宁,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叶梁,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周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宏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李薇,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郭瑞萍,著名时装设计师、“金顶奖”获得者刘薇,松雷集团董事长、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曾庆荣,北京融今文化创始人、CEO殷丽莉,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系主任、副教授潘梅,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副教授桑童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
当天下午,中国纺联赴贵州苗绣产业考察启动仪式在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举行,孙淮滨重点提到此次考察团成员既有来自行业及地方协会领导、非遗领域专家学者、又有知名设计师、商业企业家及媒体传播平台代表,他们将以不同的视角,结合行业及自身优势,重点在苗绣品牌建设、创承能力、研发设计、产业化、销售渠道、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差别化、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让贵州苗绣真正走进当代生活。
此外,在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处处长高瑞,贵州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处长沈洪华,多彩贵州文产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黄远平,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运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彭阳等人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文创园作为多彩贵州文产集团的总部,目前,已建成“六馆一场一中心”,成为集中展示贵州非遗和民族文化的窗口。文创园以多彩贵州品牌孵化和非遗文创为定位进行打造,现已成为“多彩贵州”品牌孵化基地,以非遗为主题的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被誉为“机场的公园非遗的乐园”。
考察团还参观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介绍了博览馆拥有二千余件(套)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和传承人相关的实物,六十余组实景模型,二百多幅图版。以传统方式和现代技术手段结合,立体具象地反映贵州非遗存续情况。其中,松桃苗绣省级传承人石丽平长期驻馆传承厅,已成为贵州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展示互动、教育培训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
第二站:凯里
7月12日,由中国纺联副会长孙淮滨带队的贵州苗绣产业考察团到达第二站——凯里市。凯里是黔东南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位于贵州省东部以苗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新兴城市,被誉为“苗侗明珠”。2008年,凯里市苗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凯里市委宣传部文产办主任、苗绣专班负责人刘睿的介绍下,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凯里苗妹非遗博物馆,贵州古苗疆刺绣工贸有限公司、凯里妹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鑫田民族刺绣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
凯里苗妹非遗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面积三千余平方米,分为“古代民族服饰、刺绣展厅”、“古代民族家居生活用品展厅”、“当代苗族刺绣工艺品展厅”、“当代苗族银饰工艺品展厅”四个展厅。这里收藏了自明清以来苗族及其他民族的服饰和刺绣品1000多件、传统老银饰152件。据介绍,馆内一些服饰上的刺绣图案,其绣法工艺在民间早已失传,成为存世孤品,引发了考察团成员极大兴趣,同时对苗妹非遗经营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交流。
贵州古苗疆刺绣工贸有限公司主营有民族服装设计、唐装、旗袍、婚庆礼服、苗绣包、床上用品、披巾围巾、苗族蜡染制品以及家居用品等多种纯手工工艺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公司收藏古苗绣绣品2600余件,注册有《古苗疆》、《苗之秀》、《刘英苗绣》、《堂荷富丽》4个商标注册,授权外观专利达29项,产品获得各类荣誉奖励超20项。
为加强贫困地区刺绣技术推广,提高刺绣技术、劳动就业和创业技能,采取以“公司+基地+农户”和“非遗+扶贫”的经营模式,截止2020年底,共累计培养绣娘5000余人,覆盖凯里、施秉等12县市,累计带动建档立卡家庭绣娘1100人,回收绣娘绣品300万余元,实现每户增收7000元以上,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拓宽了渠道,解决了许多农村留守妇女再就业、实现再增收,既弘扬和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又能增加她们的收入,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凯里妹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9年5月,坐落于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内,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服饰加工、搬迁妇女手工刺绣技能培训。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共有100余台缝纫机,绣花架12个,社员115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本着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合作社负责人杨美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产品推广到国内多个地方,通过吸纳周边多名拥有苗绣技能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业,实现从家庭妇女到刺绣女工的转变,也带动了搬迀移民社区经济发展。
今年7月1日,获评2020年全国优秀农民工的杨美身着苗族服饰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建党百年大会,她在镜头前激动地说:“苗家儿女心向党,脱贫致富攀新高。”
鑫田民族刺绣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民族服饰、刺绣工艺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电脑刺绣培训、手工刺绣培训为一体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企业产品创意研发团队的优势,重点研究如何把民族传统手工刺绣与现代时尚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主题特色明显的苗、侗、革服饰、盛装、演出服、鞋、帽及绣花包、工艺画、丝巾、抱枕、车枕、香包、鼠标垫、床品等系列旅游商品。截止目前,公司已累计申请开发、设计新产品5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7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30项,获得实用新型3项。注册了“鑫田苗绣”商标,2017年被列为黔东南州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2020年9月,设立“鑫田民族刺绣扶贫车间建设”,为黔东南各个村寨移地搬迁来的贫困户。公司法定代表人田峰林带领产品创意研发团队,在现代设计中融入带苗、侗、革等不同民族刺绣及蜡染手工艺符号元素,设计出多系列的手工刺绣产品,发给绣娘回家生产,再回收产品,为移民安置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人员家庭收入,进而实现移民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双赢。鑫田公司投入多条电脑绣花生产线,实行订单化生产并进入海外市场,向苗绣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创品提质,走在“品质潮城”路上的海宁
- 下一篇: “黔江桑蚕茧”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