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革命加速跃迁、产业基础不断成熟、政策红利正在释放,数字技术助力时尚发展的有利环境正在形成;从‘单点技术’到‘多技术与多场景运用’、从‘数字个体’到‘平台化服务’、从‘弱人工智能’到‘感知增强’,数字技术助力时尚发展的关键能力正在进化。”在日前召开的2021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设计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孙瑞哲十分看好数字技术对于纺织行业的推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纺织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应如何推进?本届设计峰会给出了新思路。与会专家从宏观态势和顶层规划的视角,梳理时尚产业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研讨可持续时尚与数字技术跨界协作的新模式,探寻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时尚生态构建的新路径。
抓住时尚产业数字化风口
“时尚产业数字化已经迎来好的发展时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指出,中国的时尚产业既有制造经济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也有市场经济的人口红利与消费潜力,“大循环”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数字技术与时尚产业深度融合奠定了充分的应用场景、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充满想象的价值空间。
在利好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发展正在大步向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指出,设计是时尚创新的重要生产力,也是数字技术应用活跃的环节。人体大数据支撑了一人一码的定制化版型,人工智能软件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区块链技术已用于设计版权的溯源保护,虚拟实现运用可立体展示设计效果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数字技术与时尚设计融合展现出巨大的前景。
数字技术与设计融合已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新蓝海。不过,孙瑞哲强调,未来在智能产业化与产业智能化的进程中,亟需以提高数字技术的行业渗透、拓宽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引导数字技术的价值转换、加强数字时尚的有效治理等必要路径实现突围。
构建新的产业生态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时尚产业正在迎来全方位的变革,消费者心理、时尚体系价值链、品牌营销模式都将迎来重构。
埃森哲大中华区产品制造事业部董事总经理王卫锋指出,在人类体验、技术、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态势中,要掌握变局时代的技术先机需要把握五大趋势,即建立夯实企业发展地基的未来架构;基于数字孪生智能泛在的镜像世界提供高端品质的服务;以人机融合的全员创新实现技术普众;突破时空界限,实现柔性协作的无界工作模式;通过构建多方信任环境,寻觅混沌格局下的生机。
上海倦鸟思林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峰认为,对品牌而言,尽管无形资产来源于有形资产,但无形资产的价值永远大于有形资产。譬如品牌在设计、材质、工艺、功能四个维度管理,是其成为独一无二且拥有高于竞争对手溢价能力的关键因素。他还表示,在产业发展的新时代,品牌要清晰认知自身强大的中国基因,从纤维开始讲好品牌故事,让纤维承载中国文化与自然能量,让它能够有温度、有力量地去跟每一个消费者对话。
“930亿m3用水量、600万吨废旧纺织品、50万吨排向海洋的超细纤维。”兰精集团中国区市场拓展负责人陶珂指出,我国去年提出的碳中和目标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这一目标将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降低采购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来专门解决碳排放问题。她介绍,兰精集团开发的净零碳足迹的天丝™纤维可以有效推动纺织业的低碳化发展,并且通过提供经认证支持的零碳概念,能够引导消费者进行可持续消费。
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时尚产业拥有怎样的未来?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副教授、Fashion DeepBlue (FDB)联合创始人周轶璐介绍,早在2016年,美国经济学专家通过研究179家上市公司指出“数据驱动决策能提高5~6%的公司业绩”,又有学者调研后认为“每一个决策背后平均有5.3个决策工具的支持”。“将来时尚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就是从主观决策的判断到能够用数据来赋能、驱动的判断。”周轶璐说道。
小冰公司首席运营官、人工智能创造力实验室负责人徐元春表示,智能制造升级将帮助企业以更多SKU、更小批量、更定制化的生产来适应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带动产生新的消费行为。同时,在AI技术的助力下,中国传统文化与服饰时尚将被重新再造,创造出新的美感与价值,让它能被更多年轻消费者喜欢、购买和使用,甚至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层面更好地诠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不过,在规划未来时尚变革的蓝图时,也要看到纺织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标杆大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自身有帮助,但产业链依旧没有被打通。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管震指出,除了核心企业要变革,周边的配套企业也要发生改变。“未来人工智能的使用难度将降低。”管震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麦吾朗·买买提名:纺织厂织出了我的新生活
- 下一篇: 九江: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